新加坡留學5大政策優勢
1、機遇牌:多元課程滿足學生高端培訓需要
“即使是家庭主婦,也可以在新加坡找到豐富全面的進修和培訓課程”,是新加坡旅游局教育服務署打出的一句宣傳語,或許可以作為新加坡多元多樣化教育的最佳注腳。從短期語言培訓到以素質教育為主的中小學教育、從國立大學的高等教育到工藝教育學院職業技能學習,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多元化課程和培訓項目,注重傳授最新市場發展知識和學生實務技能培養的學科設置,為留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求學機會。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為有藝術、數學等特長的留學生提供深造機會。在這里,學生們既可以接受重視實踐能力的藝術教育,又可以開闊他們在學科領域的國際視野。
2、服務牌:陪讀簽證保證小留學生的家庭教育
在新加坡留學的國際學生中,中國學生約占45%.其中,低齡中學生人數不菲。作為世界上惟一允許母親陪讀的國家,新加坡設有陪讀簽證。其規定,16歲以下學生,母親、祖母或外祖母可申請陪讀。不過,新加坡表示新加坡非常重視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尤其是小學,許多教學活動需要父母與孩子互動,因此,對持陪讀簽證的母親來說,在新加坡的第一年是不允許打工的。而陪讀簽證轉換成就業準證的關鍵,取決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成績優秀,陪讀母親即可根據自己的學歷和工作能力在新加坡申請就業準證,獲得此證件后,其子女可轉為家屬準證,并可在新加坡國立中小學享受國民待遇。
與此同時,新加坡地產管理委員協會還針對無陪讀留學生推出“教育寄宿計劃”,并為接待家庭定下嚴格遴選標準,如監護人必須年滿30歲、非破產者、至少擁有O水準學歷以及能為學生提供基本學習生活設施。目前已有數百新加坡家庭的200余個房間加入到教育寄宿計劃中來,學生寄宿費每月800新元-1500新元不等,而來自中國的寄宿學生最小的年僅6歲。
3、信譽牌:政府出面保護留學生利益
新加坡擁有300多所私立學校,與中國的私立學校類似,在質量上也良莠不齊。根據教育信托保障計劃認證(EduTrust),新加坡所有私立教育機構必須達到該教育認證計劃的所有要求才可以招收外國學生。
專家介紹,該計劃中的最關鍵環節是“學生利益保護計劃(SPS),它的主旨是在私立教育機構因為破產或被取締而無法繼續運作的情況下,確保留學生的學費免受損失。而這一計劃,同時也可在私立學校依據新加坡法院判決向學生償付罰款或退還學費時,作為一種武器,保護學生的利益。其具體操作方式為:學生支付給私立教育機構的學費交給政府指定的托管銀行,如果符合發放條件,由托管銀行向私立教育機構支付學費,一旦私立教育機構破產或被取締,銀行將中止付款。
“EduTrust”教育認證計劃被認為是新加坡政府向留學生進一步承諾其保護學生福利和利益的一種姿態。新加坡旅游局已正式在中國推行“新加坡教育榮譽伙伴”計劃,該計劃旨在最大限度保護廣大中國學生和家庭的利益,成為中國學生留學新加坡名副其實的“定心丸”。
4、品質牌:注重引入西方頂尖教育品牌
專家指出,新加坡本地大學的國際化發展趨勢以及國際頂尖大學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環境,使之儼然成為西方教育的“窗口”。
新加坡管理大學,作為第一所政府投資的私立大學,是以美國賓貴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辦學模式為典范,提供的商學、管理、經濟、信息等課程在國際上頗具競爭力。今年9月,校園將遷往新加坡最繁華的市中心,新校園通體透明,從位置到開放式設計無不顯示了與國際接軌的方向和決心。
目前在該校就讀的中國學生有100余名,他們除了雅思考試成績達到6分至6.5分外,還在國內高考中都上了重點線。為了吸引這樣的優秀中國學子,學校每年提供給中國學生(包括香港)兩份李嘉誠獎學金。
5、概念牌:讓留學生接受中西雙文化教育
作為有著百余年被殖民統治歷史的國家,新加坡既嚴格傳承了英式教育的體系,同時,75%的華人人口比例,又使這里的教育浸濡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爸形骱翔怠?、“雙語雙文化”成為新加坡教育主打中國市場的首張王牌。新加坡一向推行雙語教學,以英文為主,華文為輔,既重視西方教育體系中對學生創意思維、批判思維、情智思維的培養,又著意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
雙語環境、文化價值觀相近、回國方便等優勢,成為新加坡教育在中國市場“招兵買馬”的三大招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奔赴”新加坡,確切地說,這里已成為國內學生進入歐美大學的一個緩沖地帶,幫助他們渡過“語言關”、接受國際品質基礎教育,完成由中國式教育向西式教育過渡,最終實現留學歐美頂級學院的夢想。
新加坡八大名校備受矚目,越來越多的世界學子目光放在新加坡,從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國際教育環境和地位越漸上升,提供給國際學生的平臺更大更優,而且還重視西方教育思維,令學生思維可開拓得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