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的公開課采用講座+工作坊的形式,主要內容是改寫和撰寫電影腳本,Ben Young 會詢問學生的構思或創作動機,事件矛盾和情節構架。學生將按照講師精煉后的步驟一步一步的重新構思一個短劇或者紀錄片,或者創造一個新的作品。(下面用問答的形式選取一個學生的回答作為典型來概述 Ben Young 的公開課內容,“Ben”代表 Ben Young 先生,“學生”代表回答問題的學生)。
Ben:兩分鐘時間思考一下,你會選誰作為你電影里的主角?為什么?
學生:我的同學。因為她是個非常開朗、幽默的人……
Ben:假設她的身上發生了一件很讓他痛苦或者掙扎的事情,你想象一下會是什么事情?
學生:忽然有一天,她的男朋友背叛她了,要跟她分手。更過分的是,他第二天就要跟別的女孩結婚。
Ben:當你的主人公發生這些變故時,她會有什么反應?
學生:會很難過,覺得世界都灰暗了。
Ben:那你認為在這個時候她會去做一些什么樣的事情?
學生:她可能會自我療傷,然后鼓起勇氣開始新的生活。
Ben:那你認為此時她的內心需求是什么?怎樣去實現?
學生:她需要「愛」,需要和另一個人重新建立“信任”。這個過程會很長,她可能為此付出了很多,甚至繼續被傷害,但最終她獲得了「愛」和「信任」。
Ben:很好!很棒的故事。
在整個對話完成之后,Ben Young 先生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肯定,有高潮,有情節,很完整的故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這位學生所渲染的悲傷情節有點過于拖沓,“背叛、分手、跟別人結婚”可謂是「三重打擊」,但其實,只要著力的描述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另外,Ben Young 告訴學生:「你們有沒有發現,所有的電影腳本其實立意都大同小異,基本遵循‘設立了一個很簡單的目標,但實現過程卻很艱難’這個框架。這個實現的過程其實就是主人公完成自我訴求的過程,也是整部影片的主要情節」。
在每一個學生描述完自己的故事后,Ben Young 先生都會予以點評,給出中肯的意見,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了之后,「腦洞大開」,創作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
在最后的提問環節,國際教育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問 Ben Young 老師:「如果我們這個專業要申請提賽德大學的本科課程,具體是什么模式?可對接到哪個專業」?提賽德大學中國辦公室負責人孫平瑤說,提賽德大學有一個「網絡與多媒體」專業,可與該同學的專業進行對接,至于留學模式,一般可采用“3+1”或者“2+2”等模式來實現。
Ben Young教授個人簡介:
Ben Young, 提賽德大學設計文化和藝術學院媒體課程高級講師,憑借電影佳作 “Blood cells”入圍了 2014 年威尼斯電影節,2015 年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并擔任了 “Better things” (2008),“Self Made” (2010),“Bypass” (2014)三部電影的編劇和出品人。
Ben 曾在牛津大學教授創意寫作。主要負責電影電視制作課程的教學,包括電影出品、電影研究、流行文化和電影劇本創作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
Ben 在倫敦金史密斯學院獲得了表演寫作研究生學位,在南加州電影藝術學院獲得了電影劇本創作本科學位。同時他還是威尼斯雙年展的成員。
提賽德大學簡介:
Teesside University 提賽德大學是一所在英格蘭東北地區(坐落于米德爾斯堡)的一所充滿活力的綜合性公立大學,以教學質量著稱。大學下設6個學院:商學院、計算機學院、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科學與法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健康與社會保健學院,優質學科覆蓋動漫、藝術設計、計算機、電子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教育、化學工業、運動及訓練學、護理、歷史、社會工作等多個專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