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院士主持設計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針對當前報考建筑專業學生關心的問題,熊院長首先分析了中國建筑行業的現狀。他認為,當前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給建筑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不僅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優先發展的領域,也加快了建筑行業“走出去”的步伐。所以,很多建筑業企業紛紛進行轉型升級,如何把握改革轉折點,讓企業的發展跟上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大勢,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尤為關鍵。
對于當前建筑及相關專業的教育,熊中元院長建議“以后建筑專業的教育可以從裝修和舊建筑改造這兩個方向來考量”。他說:“中建西北院一直提倡‘關注一個領域,打造一個體系’,指的就是關注舊建筑改造領域,這是一個開放的領域,主要關注舊建筑安全、智慧化、節能低碳和美化四個方面,通過整合資源、創造價值、實現利潤形成完整的研發、設計、施工、營運體系;而打造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是相對封閉的體系,是品牌、知識、技術、財富的蓄水池,有助于形成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改變建筑院設計、施工兩張皮的頑疾。目前,舊建筑改造、裝修的市場需求很大,對舊建筑的改造,在延長建筑使用壽命的同時,還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p>
針對當前建筑專業學生關心的就業問題,熊院長說:“學生就業的難度與自身競爭力相關。當前建筑行業里不缺理論者,缺實踐者。如果說一個好的設計是創意的話,EPC(英文Engineer,Procure,Construct的首字母縮寫,其含義是對一個工程負責進行“設計、采購、施工”,即通常所說的工程總承包)就是品質的保證。好的創意是必須的,但確保創意的實施更重要。我很看重中國傳統的工匠精神,工匠是手、機器和大腦的結合,工匠的動手能力比動腦更重要。如何從設計者變成一個好的工匠呢?就是把設計做的精準、精細,做到極致。建筑專業的教育,光有理論、有知識還不夠,如果具備這些,動手能力又很強,這在以后的就業中很具有競爭力。所以,我認為貴校“產學研”結合、注重實踐技能培養的教育思路是對的?!?/p>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科大高新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孫龍杰對熊院長的建議表示贊同,他說:“我校一直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注重實踐教學,如何把學生培養成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一直是我們的培養目標。我希望以此為契機,增加我校城市建設學院相關專業師生與業界,尤其是中建西北設計研究院的交流與合作,希望學生能夠多接觸一些業界的實踐項目,也希望貴院的專家能夠有機會來我校為學生答疑解惑,為我校在建筑領域的教育方向提供參考,促進學生更好就業?!?/p>
熊中元院長向我院贈送了研究中建西北院總建筑師張錦秋院士建筑歷程的專著《天地之間—張錦秋建筑思想集成研究》,并與孫龍杰董事長、科大高新國際教育集團總經理焦保平等合影留念。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院長熊中元(左二)向我院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