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至25日,2018年大學英語教學學術交流研討會在陜西省漢中市召開。來自我省各大高校的專家和教師歡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途徑。本次會議由陜西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主辦。國際教育與人文藝術學院教學院長劉淑穎教授、英語教研室主任劉清波老師以及婁亞蘋老師應邀參會。
會上,陜西理工大學副校長致歡迎詞,他對各位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要積極探索英語改革的新模式,打造一支勇于創新的教師隊伍,培養出適合陜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合格的外語復合型人才。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雯教授作題為“面向智慧學習的大學英語教材建設與研究”的報告,趙教授介紹了大學英語教材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并指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教材應與配套新形態教材相結合,助力構建外語教學學習共同體。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封宗信教授作題為“符號學視角下的元語言與外語教學”的報告,封宗信教授引用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等人的觀點,證明符號學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以故事的形式闡釋了相關學科研究理論。我院國際教育與人文藝術學院劉淑穎教授的論文《混合式教與學模式策略研究》、《基于翻譯能力培養的翻譯測試題型改革研究》以及婁亞蘋和劉清波老師的論文參加了會議交流分享,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與反響。同時,國際教育與人文藝術學院教學院長劉淑穎教授針對我院教學改革的成果線上課程“無紙化考試”,“智能手機APP流利說”,“碼上學”以及"MOOC"等與到會的部分高校做了分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隨后,省內部分高校將光臨我院交流學習。
通過本次大學英語教學學術交流研討會,我院參會教師收獲頗豐,了解到當前大學英語改革的基本途徑,對我校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借鑒意義。同時也拓展了參會教師的學術視野、增進了學術交流的良好契機,為我校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背景下提高英語人才培養質量、優化英語學科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